+8613426109659
webmaster@21cto.com

杨振宁先生逝世

资讯 0 225 17小时前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图片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生前曾说:“我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很多年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这种心理作用。”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时期亲历战乱。

图片

图片

图片

1938年-1944年,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接受了顶尖的物理学启蒙教育,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杨振宁主要从事统计力学和对称原理、粒子物理研究。

1957年,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奖,成为最早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之一。

图片

1954年,杨振宁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其科学贡献远超诺贝尔奖级别。

图片

1971年,杨振宁首次访问新中国,在中美关系尚未解冻时率先回国,架起中美学术交流的桥梁。

2003年,正式回国定居,任教清华大学,将晚年全部心血倾注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他倡导“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治学态度。

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实现了其父亲“有生应感国恩宏”的嘱托,彻底回归祖国。

在谈到放弃美国国籍的时候,杨振宁说“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他也十分欣慰于自己为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

2022年3月,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杨振宁名列其中。颁奖辞写道: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曾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并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讲话。他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合了你这个‘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会满意。”

图片

评论

我要赞赏作者

请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支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