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3426109659
webmaster@21cto.com

谷歌发布 Google Antigravity:重构智能体开发,IDE 迈入 Agent-First 新时代

人工智能 0 232 15小时前
图片

2025 年 11 月 18 日,谷歌在 Gemini 3 模型发布之际,同步推出全新智能体开发平台 Google Antigravity,将集成开发环境(IDE)推向 “智能体优先” 的未来形态。

该平台以浏览器控制、异步交互为核心能力,通过四大协作开发原则,重新定义了开发者与 AI 智能体的协作模式,目前已开启免费公开预览,支持 Gemini 3、Anthropic Claude Sonnet 4.5 及 OpenAI GPT-OSS 等主流模型。

图片


核心定位:从工具到协作者,IDE 的进化革命


谷歌在官方博客中如此表示道,随着 Gemini 3 等模型的出现,AI 智能体已具备跨多个平台长时间无干预运行的能力。尽管尚未实现 “连续数天无人干预”,但行业正迈向 “以更高抽象层级与智能体交互” 的新阶段 —— 不再依赖单个提示词或工具调用,而是让智能体深度参与完整工作流。

Google Antigravity 正是为回应这一需求而生,它打破了传统 IDE 的功能边界,将 AI 智能体从 “开发者工具包中的辅助工具” 升级为 “全程参与的主动协作者”。无论是独立完成端到端软件开发任务,还是多智能体协同处理复杂项目,平台都能提供适配的交互场景,让开发过程更高效、更具灵活性。

四大核心原则:构建可信的智能体协作体系


1. 信任(Trust):可验证的工作产出


为解决智能体交互中的 “黑箱问题”,Antigravity 在工作过程中会生成 “工件(Artifacts)”,包括任务清单、实施计划、操作指南、截图与浏览器录制文件等。这些产出物比原始工具调用记录更易于被开发者验证,清晰呈现智能体的工作逻辑和进度,以便让开发者能直观确认智能体是否理解任务目标、是否在严谨验证工作成果。

2. 自主性(Autonomy):双视图适配不同场景


平台设计了两种核心视图,满足不同开发需求:

  • 默认编辑器视图:提供完整 IDE 体验,支持代码补全、行内命令,智能体常驻侧边栏,随时响应开发需求;
  • 智能体优先管理视图:可创建、协调和监控多个工作空间中的多个智能体,实现复杂任务的多智能体协同调度。两种视图相互独立且支持快速切换,既保证了单个开发者的高效操作,也满足了复杂项目的协作需求。


3. 反馈(Feedback):异步迭代无中断


针对传统智能体 “难以迭代优化” 的痛点,Antigravity 支持开发者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异步反馈:对文本类工件可添加谷歌文档式评论,对截图可进行选中区域评论等。智能体能够实时接收这些反馈,并在不中断当前工作的前提下,将反馈融入后续执行过程,高效解决 “智能体完成 80% 任务后,开发者需花费更多时间完善剩余 20%” 的行业痛点。


4. 自改进(Self-improvement):沉淀开发知识库


平台内置自学习能力,可检索和贡献开发知识库。它能从过往工作中学习两类信息:一是代码片段等显性信息,二是任务完成步骤等抽象的架构和流程信息。通过持续沉淀和复用开发经验,智能体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会逐步提升,形成 “实践 - 学习 - 优化” 的良性循环。

开放预览:多模型支持,免费开放体验


目前 Google Antigravity 已开启公开预览,用户可免费接入使用。平台不仅支持谷歌自家的 Gemini 3 模型,还兼容 Anthropic 的 Claude Sonnet 4.5 和 OpenAI 的 GPT-OSS,让开发者无需切换工具就能体验不同顶尖模型的智能体能力。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开发者可借助平台完成 Mock API 开发、Next.js 应用构建等具体任务,智能体将全程负责规划、编码、验证等环节;对于复杂项目,还能通过管理视图调度多个智能体分工协作,大幅降低开发门槛和时间成本。

Google Antigravity 的发布,不仅是谷歌 AI 生态的重要补充,更标志着智能体开发从 “单点功能演示” 走向 “规模化实用化”。随着平台的持续迭代和更多模型的接入,开发者与 AI 智能体的协作模式将进一步革新,为软件开发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具创造力的工作方式。

作者:场长

评论

我要赞赏作者

请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支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