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这两天再次震撼科技界,这次他创立了一家名为「Macrohard」的新公司,这个名字翻译过来是“巨硬”,很明显是对微软—Microsoft的戏谑回应。
你是否好奇这家公司背后的故事和技术实力?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让业界议论纷纷的新创公司。
2025年8月1日,xAI正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Macrohard」商标注册申请,申请序列号为99314877,费用为2,300美元,涵盖两个核心商标类别。这一举动正式确认了Musk此前在社交媒体上的暗示。
Macrohard 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公司。
根据Musk的描述,这是一家专注于「多重智能体AI软件」的公司。想像一下,Grok能够衍生出数百个专门的编码和图像/影片生成/理解智能体,它们协同工作,在虚拟机器中模拟人类与软体的互动,直到产出卓越的成果。
这种创新的开发模式意味着什么?未来大部分的代码将由AI编写,再由其他AI智能体进行评估与迭代式改进。这不仅是对传统软件开发模式的挑战,更是对整个行业的颠覆。
Grok 4 当前有三个不同版本: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Grok 4 Heavy,它采用了突破性的多重智能体架构。就像一个学习小组,多个专门的智能体会共同处理问题,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专长领域。
Colossus的规模非常令人惊叹:
「Macrohard」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Musk与Microsoft创办人Bill Gates之间的长期竞争关系。
这两人的矛盾可以追溯到多个层面: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高效的自动化流程、更智能的决策支援系统,以及前所未有的软体开发能力。
Macrohard不仅仅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它还与Musk的其他企业形成协同效应:
尽管前景看好,Macrohard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Macrohard 的成立标志着AI产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不仅仅是Musk对Gates的个人回应,更是对传统软件产业的全面挑战。透过多重智能体系统,Macrohard有望创造一个全新的软件开发生态系统,其中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真正的协作伙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革命性的应用场景。从自动化软件开发到智能企业解决方案,Macrohard的技术将深刻影响我们与AI互动的方式。
专业机构的观点
根据斯坦福大学人类学与AI研究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发布的2025年AI指数报告,AI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成长,模型性能大幅提升,私人投资正创历史新高。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指出说,2025年将是生成式AI和多重智能体系统发展的关键年份。 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技术创新研究也强调,AI驱动的自动化正在重塑各个产业的运营模式。
作者:行动的大雄
参考:
https://tenten.co/learning/elon-musk-de-macrohard/
本文为 @ 场长 创作并授权 21CTO 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内容授权事宜请您联系 webmaster@21cto.com或关注 21CTO 公众号。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21CTO 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